“寻梦清园美景展新时代真情”
2012“怒江杯”上海市青少年环保摄影创作与实践活动方案
一、活动宗旨
现代社会中,生态环保正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中心。本次大赛将以“寻梦清园美景 展新时代真情”为主题,以学生的视角真实地反映苏州河沿岸生态环保的现状,充分展现梦清园中的“真人、真情、实景”。本次大赛将通过学生的现场摄影大赛活动,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摄影创作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,发展个性,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。
二、主办单位
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
三、协办单位
上海梦清园林管理有限公司
普陀区中小学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
四、承办单位
普陀区青少年中心
上海市怒江中学
五、参加对象和组别
本市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以及职技校的在校学生均可参加
现场赛分为小学、初中和高中组三个组别
六、摄影作品主题
寻梦清园美景 展新时代真情
七、评委组成
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、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组成。
八、竞赛日程安排
1. 3月至4月中旬,各区完成宣传、动员和报名工作;
2. 5月10日前,由各区对本区参赛学生完成赛前辅导与培训;
3. 5月12日(周六)上午举行开拍仪式暨现场摄影创作比赛:
9:00在上海市梦清园(普陀区宜昌路66号)中心广场举行本届大赛的开拍仪式,参赛学生将进行现场摄影创作比赛(上午11:30结束,午餐自理)。
4. 5月24日摄影作品收稿截止(仅收电子版参赛稿件);
5. 5月31日前完成摄影作品评审工作;
6. 6月7日(周四)上午9:30在上海市怒江中学举行本届大赛颁奖仪式。
九、参赛要求
1. 作品要求真实地表现上海市梦清园的人文景观,主题鲜明,命题贴切,富有情趣。画面内容清晰完整,构图合理,具有一定的摄影作品特征,如:思想性、独创性、技术性、艺术性等。
2. 参赛作品一律为电子版,摄影作品上不能打字。
3. 本届大赛不收单独递交的学生个人摄影作品,参赛学生将参赛摄影作品递交到各区县摄影负责教师处。
①摄影作品统一为JPG格式,单幅照片文件不小于2 MB,但不能超过10MB;每张摄影作品的文件名称为:“组别 区县 学校全称 作者姓名 作品名称 指导教师”,并放在以各区名称命名的文件夹中。
②各区教师统一收齐本区学生作品后,必须将本区参赛作品汇总后刻成光盘,统一递交至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。
4. 投稿地点: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岳阳路45号 邮编200031 唐敬豪 64374450
5. 截稿日期:2012年5月24日。
*凡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照片都不予评奖。
(详见:附件1 参赛电子版照片命名及相关要求)
十、奖项设置
本届大赛按组别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及团体奖,获奖单位和个人将获得奖状。
十一、特别说明
1. 本次大赛的现场为一座开放式公园,濒临苏州河,园内河道交错。请各参赛单位及教师务必事先对参赛学生进行安全教育,切勿翻越隔离栏杆或到河边嬉戏,避免落水等危及人生安全的事故发生;
2. 由于大赛期间正值春暖花开时节,请参赛学生遵守园林规章制度,在摄影创作时不要损毁花草树木;
3. 本次大赛的主题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,请参赛者务必从自身做起,不乱扔垃圾,用行动为环境保护做示范;
4. 参加本次大赛的师生可乘坐轨道交通3、4号线到中谭路站下,沿中谭路向南步行约700米,过昌化路桥后右转到宜昌路,再步行200米即可到达。也可乘坐801路、105路、830路、206路、68路等公交车;自驾车的老师,请将车辆停放在宜昌路66号地下停车库中,每小时停车费8元(因江宁路桥正在重建,请车辆驾驶员注意绕行);
5. 如遇天雨,活动顺延一周;
6. 为确保参赛师生人身安全,大赛组委会将为每一位参赛师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。请各区县负责教师组织参赛学生及带队教师如实填写“附件2 参赛人员保险登记表”中的所有信息,并在5月8日23:00前将“附件2 参赛人员保险登记表”发送邮件至18918119361@126.com。对于未进行保险登记的人员,所有责任由其本人及其监护人自负,同时也自动失去参赛资格。
十二、附则:
1. 所有参赛摄影作品的版权归作者所有,但主办方和承办方对摄影作品有使用权和展示权,不另付稿酬。
2. 主办方和承办方不承担参赛作者的作品著作权、肖像权等方面的有关责任,一切与作者或作品有关的著作权、肖像权纠纷完全由参赛作者解决。
3. 所有参赛稿件一律不退,作者自留备份。
十三、联系方式
联系单位: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岳阳路45号 邮编:200031
联系人: 唐敬豪 电话:64374450 64378912(传真) 邮箱:tjh_sy@126.com
戴 剑 电话:13524293517 邮箱:dj168@sina.com
徐音辉 电话:13371891805 邮箱:13371891805@126.com
十四、本方案的解释和修改权在法律范围内属本届竞赛组委会,未尽事宜,另行通知。
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
2012年3月
评论